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24篇
  免费   12961篇
  国内免费   4976篇
电工技术   50248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8079篇
化学工业   3207篇
金属工艺   1994篇
机械仪表   4197篇
建筑科学   3125篇
矿业工程   2165篇
能源动力   8288篇
轻工业   1137篇
水利工程   2785篇
石油天然气   1001篇
武器工业   669篇
无线电   134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41篇
冶金工业   1967篇
原子能技术   2231篇
自动化技术   9622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1268篇
  2022年   2405篇
  2021年   2819篇
  2020年   3289篇
  2019年   2790篇
  2018年   2479篇
  2017年   3618篇
  2016年   3867篇
  2015年   4381篇
  2014年   7253篇
  2013年   6045篇
  2012年   8122篇
  2011年   8796篇
  2010年   6443篇
  2009年   6464篇
  2008年   6401篇
  2007年   7502篇
  2006年   6625篇
  2005年   5320篇
  2004年   4393篇
  2003年   3564篇
  2002年   2727篇
  2001年   2380篇
  2000年   1907篇
  1999年   1398篇
  1998年   912篇
  1997年   731篇
  1996年   715篇
  1995年   564篇
  1994年   516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5篇
  195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传统方法涉及步长和周期的选取,而变步长算法需依赖系统参数等条件,影响系统的跟踪响应速度以及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快最大功率点的搜索速度同时降低稳态时功率输出振荡,提出一种新型快速变步长搜索算法。通过定义虚拟负载线并结合I-V曲线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定向跟踪,可以在数个运算周期将工作点锁定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再通过对容许误差的定义,实现了稳态时输出功率无振荡。实验证明了所提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搜索速度并保证了输出的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992.
近些年来,电力网络在谐波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地影响到了电能质量。准确测量电力系统各次谐波参数对谐波分析和抑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经济地运行。因此,主要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测量方法,通过MATLAB软件的编程与Simulink模块对电路的谐波进行检测仿真,直观地分析并显示整流装置的谐波特性。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使用核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提取XLPE电缆接头局部放电信号PRPD图谱特征信息,并使用K最近邻分类算法实现不同绝缘缺陷模式的高准确率识别。利用YJV-26/35 k V型电缆及其附件设计了4种典型绝缘缺陷,使用脉冲电流检测获取局部放电样本信息,绘制了PRPD图谱并应用于样本数据,研究不同特征向量下的识别效果,在适合维数最终获得较高识别正确率。相对于传统电力设备模式识别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反映信号非线性特征,并可以将多种特征进行有效融合,消除冗余特征。  相似文献   
994.
一种级联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功率反馈的双闭环功率均衡策略是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的一种典型控制策略。该策略优点之一是控制过程中明确了变换器传递功率指令这一变量,可以通过对其作处理来调节隔离级传递功率,进而实现多种功能。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在DC-DC变换器各级单元功率指令上引入相应前级整流电压偏差补偿量,通过调节隔离级各单元功率分配以自动实现整流侧直流电压平衡。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这种功率指令补偿式电压平衡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提高大型风电机组恒转速段发电量的变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认为的额定风速以下的恒定最优桨距角在机组恒转速段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恒转速段的最大功率跟踪问题等同于特定转速下的气动转矩最大化问题,以提高发电量为目标分析了在两个恒转速段内切向力系数及法向力系数与桨距角的定性关系。分析表明,在恒最低转速段通过合理地正调桨距角可以提升切向力系数并提高发电量,且可减轻轴向推力等载荷;在恒最高转速段通过合理地负调桨距角可以提升切向力系数并提高发电量,但会增大轴向推力载荷;在两个恒转速段内特定风速下均存在其对应的最优桨距角,且最优桨距角随风速单调变化。针对最优桨距角难以直接量化的问题,根据定性分析结果推断出最优桨距角的合理表达式,并给出了表达式中参数的离线辨识方法。最后采用专业软件Bladed中的商用机组实际参数模型,从稳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恒转速区提高发电量的变桨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很好地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机组提高发电量。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理论分析环形配电网的谐波放大原理,对比安装在线路中点且阻抗匹配的阻性有源电力滤波器(RAPF)和对称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分频调节RAPF的抑制效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形配电网的分频调节RAPF的位置策略。若线路长度小于谐波波长的1/2,靠近线路中点的对称位置为最优安装位置;若线路长度大于谐波波长的1/2,距谐波源1/4波长的对称位置为最优安装位置。与安装在线路中点且阻抗匹配的RAPF相比,安装在最优位置的分频调节RAPF,当其电导增益≥匹配的电导时,均能有效地衰减谐波,获得更好的抑制效果;且电导增益越大,谐波抑制效果越好。同时,该方案对线路参数的改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频域内典型的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当输入某一频率的扰动信号时,变换器各状态变量既包含扰动频率分量,也包含与扰动相关的边带频率成分。在包含多个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中,一个变换器的开关纹波为另一个变换器的扰动,这种相互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母线电压差频振荡从而影响系统电能质量。然而,传统小信号模型以单个变换器的分析和设计为背景提出,主要用于描述变换器的低频特性。由于这些模型忽略了开关变换器的很多固有特性,因此不能准确地分析上述变换器之间在开关频率附近的相互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矩阵小信号模型并以Buck变换器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变换器的单输入多输出特性,并解释分布式供电系统中电力电子变换器相互作用导致的母线电压差频振荡现象。对比结果表明,传统的平均小信号模型和多频率小信号模型都是所提出的矩阵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光伏市电互补系统建模及其运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光伏市电互补系统动态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变步长无电压检测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基于逆止二极管控制直流母线入口的光伏市电互补系统控制策略。与扰动观察法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光伏市电互补系统运行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负载电流、电压波动特性。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当太阳辐射量降低时,负载电源由光伏向市电自动切换。在电源切换过程中,负载电压与电流波形畸变率小,系统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即发即用与就地消纳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结合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的基本原则,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传统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以电网电压为参考基准,以实现各种非线性负载及阻感、阻容性负载向纯电阻性负载转换为目的的负载电流波形和相位治理原则,并详细阐述了基于瞬时电压矢量定向的补偿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电网电压畸变时补偿后电流不能跟随电网电压波形的不足,避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电流过大及畸变无功功率倒送电网现象的出现,同时该方法具有频率自动跟踪、相序自适应等特点。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试验验证了该补偿电流检测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0.
新能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加,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多源多变换复杂交直流系统为组成架构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逐渐形成,由此引发的次同步振荡新问题不断凸显,次同步振荡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延伸,它们的起因、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监测和抑制方法等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总结新能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基本问题与发展态势,并剖析我国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特点与表现,最后提出当前次同步振荡研究中的新问题,以及在抑制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